运营要实现目标就离不开用户。只是,很多人会习惯用一种过度理智的方式去分析用户,就是把用户都数据化。相对的,运营也开始被这些数字控制着,数字高了会笑,数字低了会愁。
如果我们没有了数据的支撑,对用户的敏感还会在吗?当我们用尽脑力分析用户数据的时候,用户就真的如图标折线图显示的那样吗?
其实用户更想要的,是用心感受他的需要,是倾心的为她服务,是投入感情的“开撩”?
会撩,不是强势的灌输观点,也不是露骨的骚扰。而是用心感受需要并恰到好处的投其所好。这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数据、原理、技巧,有的只是高质量的投入情感后的舒适互动。
做运营,还是要会“撩”用户。
美好的初见,不是彼此跪舔,
而是在平等中互相吸引。
很多运营在拉新是最常见的姿态就是跪舔用户,无底线赠送,没有仪态的诱导,反正只要用户从了就好。只是,这样真的是好的吗?强求的幸福并不持久,用户很快都会离开。
你以为讨好用户就可以实现转化,而现实是用户并不珍惜。那些刻意跪舔的姿态,瞬间就让人产生一种“廉价感”,试问谁又会一直为“廉价”买单呢?
用户需要的是对的选择。而对的选择就是用户遇到跟自己平等的选择。跟用户对话,让用户共情的产品,都在强调着平等感。姿态太低,用户容易产生碾压感,衍生的要求会更无理。姿态太高,一直仰望会累,也只适合偶尔一下。
这种平等的关系并非仅仅是消费,还包括在茶余饭后跟朋友提及,向身边的人推荐。不管是文案、活动,在初见的拉新阶段,重要的是对特定人群打造一种平等的吸引力,别刻意贬低或拔高。碾压跟仰望,对初识关系来说,就是在传达隔离和拒绝的意思。
一段持续的关系,就是有趣的灵魂之间的碰撞。
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觉得有趣的人那么少?因为这个世界能彼此思想对频的人很少。有趣的标准太多,而实质就是内心真实的需要。追求有趣,何尝不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有趣呢?
对于一个产品来说,想要让用户持续留存,就是在持续的满足用户想要的。成为用户心中有趣的产品,就是在瞄准击中用户内心的需要。一个光滑的杯子,是在触动用户追求品质工整的需要。一段逗趣的文案,是在触动用户自娱自乐的需要。
如果你对用户需要的触动,仅仅停留在表面,“他是程序员,就是不善表达,就是不喜欢社交,只适合用工具型产品。”而实际上,程序员有更强烈的社交诉求,对他的留存有效的也可以是社交。
你连用户内心想要的是什么都感受不到,强装的有趣也只是在演戏而已。
程序员的情书
拉新时需要平等的吸引,留存时需要持续的有趣……
或许,这就是现在用户最想要的产品。
做的运营,就是让用户爱上的过程。这个过程做的分析也好,调查也好,都是为了知道到底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用户爱上。这个过程并不是完全就是一堆表格,一堆数据可以表现的,而是要从人的内心出发,去感受用户想要的,喜好的。